人物
时段
朝代

禮類
易類
春秋類
書類
詩類
四書類
    斋信斋诸公力扶绝学礼教何由大明乎
自经赋分科声律日盛帝尝曰向为士不读史遂用诗
赋今则不读经不出数年经学废矣二十七年诏复行
兼经如十三年之制内第一场大小经义各减一道如
治二礼文义优长许侵用诸经分数时号为四科旧蜀

士赴廷试不及者皆赐同进士出身帝念其中有俊秀
能取高第者不宜例置下列至是遂谕都省宽展试期
以待之及唱名 阎安中
第二梁介第三皆蜀士也帝大

二十九年孙道夫在经筵极论四川类试请托之弊请
尽令赴礼部帝曰后举但当使御 (第 37a 页)
 如抑退也于始进而言遂其进不遂其进唯得正则
 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苟上
 未见信则当 安中
自守雍容宽裕无急于求上之信
 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悻以伤于
 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居子 (第 11b 页)
 (故春秋序绩晋郤克等以力屈强齐齐因战败而强/服非心服也故春秋书日书及以讥之晋悼鸡泽虽)
 (能仗义以 安中
国而陈袁侨之来诸侯既盟又使大/夫与之盟以启大夫执国权之端故春秋备书以贬) (第 38a 页)
 矣以直报怨圣人之公也以怨报怨天下之私也以
 德报怨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刑戮之民也至是人
 理亡矣桓公匡天下 安中
国免民于左衽(而审/反)诸侯 …… (第 15a 页)
(鹿上宋地汝阴有原鹿县宋为盟主故在齐楚上茅堂/胡氏曰鹿上之盟是宋公也何以称人齐桓攘楚以 安)
(中
国宋公盟楚以求诸侯陈氏曰襄公欲合诸侯而执/滕宣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一会而虐二国之君而亟与)
(楚盟是丧师 (第 30a 页)
 入陈亦异矣书大夫之名氏书帅师书伐而无贬词
 者所谓不待贬绝而罪自见者也晋合八国之君亲
 往救郑则恤同盟 安中
国之师也欲著其善故特书
 救郑以美之(啖氏曰救者救其患难凡救患皆为美/也家氏曰晋前此救郑皆以大夫帅偏 (第 14a 页)
 是不能由是路出入是门故书逃归以罪之可谓深
 切著明矣(高氏曰楚人以陈叛故杀公子壬夫而亟/讨陈晋虽为陈再合诸侯卒不能攘楚以)
  (安中
国故陈侯内为二庆所逼而逃归也然为一国/之君而不能自立从蛮荆则惧为中国所伐从中国)
 (则又惧楚若匹夫 (第 37b 页)
旧号也吴楚争而后越入中国昭五年常寿)
(过始见于经而亟称人后三十年而入吴不复称人矣/高氏曰吴之伐楚有 安中
国之意焉越乃乘其士卒罢)
(敝掩入其国至十四年又败吴哀十三年再入吴若为/楚复雠者是以君子恶之嗟夫阖庐 (第 33b 页)
 (以不/振也)不知本此事丑(类/也)德齐莫能相尚则以地之大
 小力之强弱分胜负矣观春秋会盟离合之迹而天
 下盛衰之由可考也观春秋进退与夺抑扬之旨则
 知 安中
夏御四远之道矣(家氏曰邓侯者熊实之舅/而首灭之其虐不亦甚乎) (第 23a 页)
 (犹未也至温之会则天王实狩/焉比事以观而善恶自见矣)齐侯称爵其与之乎
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有能会诸侯 安中
国而免民于
 左衽(而审/反)则虽与之可也诛诸侯者正也与桓公者
 权也(陈氏曰春秋非主兵皆序爵也于是 …… (第 27a 页)
 鲁于襄公有不共戴天之雠当其身则释怨不复而
 主王姬狩于禚会伐卫同围郕纳子纠故圣人详加
 讥贬以著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桓公始合诸侯
  安中
国攘僣乱尊天王乃欲修怨怒邻而危其宗社
 可谓孝乎故长勺之役专以责鲁而柯之盟公与齐 (第 29a 页)
 谋协也今既会邾人于柽又败邾师于偃于此责公

 无从简书 安中
国之诚矣(孙氏曰公柽会方退/亲败邾师其恶可知)凡此
 类皆直书其事而义自见(音/现)也诈战曰败败之者 …… (第 8b 页)
 (其以盟会之权授之大夫也盖桓公服楚以义而荆/楚亦服桓公之义故春秋序绩晋却克等以力屈强)
 (齐齐因战败而强服非心服也故春秋书日书及以/讥之晋悼鸡泽虽能仗义以 安中
国而陈袁侨之来)
 (诸侯既盟又使大夫与之盟以启大夫执国权之端/故春秋备书以贬之也○刘氏曰公羊云何以 (第 30a 页)
原鹿县/宋为盟主故在齐楚上愚按鹿上今河南府路亳州鹿)
(邑县通志鹿上之盟是宋公也何以称人齐桓攘楚以 安中
国宋公盟楚以求诸侯陈氏曰襄公欲合诸侯而)
(执滕宣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一会而虐二国之君而亟/与楚盟是丧师 …… (第 40a 页)
 (谓愚而好/自用者欤)然春秋为(去/声)贤者讳宋公见执不少隐之
 何也夫盟主者所以合天下之诸侯安中夏尊王
 室者也宋公欲继齐桓之烈而与楚盟会岂 安中
 夏尊王室之义乎故人宋公于鹿上之盟而盂之会
 直书其事而不隐所以深贬之也(高氏曰楚自是称/子而序于诸 (第 42b 页)
 (至于再每乘霸国之多事而侵/凌小国春秋备书所以贬也)
(襄/)人败狄于箕(左传狄伐晋及箕晋侯败狄于箕郤/缺获白狄子任公辅曰白狄狄别种)
(西属雍州近于秦杜氏曰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愚按/属今太原路阳曲县临川吴氏曰秦晋同围郑秦擅及)
(郑盟晋文不忍伐其师狄尝侵齐又围卫晋文纵其寇/中国盖出亡在狄归国由秦皆尝受其惠也今晋襄绍)
(伯惟恐霸威不立而霸业遂衰故汲汲然以衰服从戎/既败秦而又败狄也陈氏曰晋帅天下诸侯以 安中
夏)
(前年狄侵齐去年狄围卫卫为之迁帝丘而晋不能救/于是伐晋盖仅而后胜之故晋侯贬称人病晋也家氏)
( (第 58b 页)
 舒而入陈亦异矣书大夫之名氏书帅师书伐而无
 贬词者所谓不待贬绝而罪自见(音/现)者也晋合八国
 之君亲往救郑则恤同恶 安中
国之师也欲著其善
 故特书救郑以美之(啖氏曰救者救其患难凡救患/皆为美也家氏曰晋前此救郑)
 (皆以 (第 44a 页)
 (国所以正王制内外之分故书曰遂城虎牢盖旧史/书城郑虎牢圣人削之曰城虎牢故曰非圣人莫能)
 (修陆氏曰诸侯之大夫取他国之邑相与城之非正/也城虎牢可以 安中
国息征伐故圣人许之而不系)
 (于郑也吴兴沈氏曰不言伐取且不系之郑皆所以/与晋也愚按自平王东迁郑武公 (第 8b 页)
旧号也吴楚争而后越入中国昭五年常寿过始见于)
(经而亟称人后三十年而入吴不复称人矣高氏曰吴/之伐楚有 安中
国之意焉越乃乘其士卒罢敝掩入其) (第 23b 页)
  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苟上未

  见信则当 安中
自守雍容宽裕无急于求上之信
  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悻以伤
  于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 (第 55b 页)
则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遽能深见信于上
苟上未见信则当 安中
自守雍容宽裕无急于求
上之信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则悻
悻以伤于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君子处进 (第 4b 页)
摧如抑退也于始进而言遂)
(其进不遂其进唯得正则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进岂/遽然深见信于上苟上未见信则当 安中
自守雍容宽)
(裕无急于求上之信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失其/守则悻悻以伤于义矣皆有咎也故裕则无咎君子 (第 41b 页)
 不知其经营艰难若是故自言之以常存敬惧之心
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
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
 无垢曰夫居天子之位岂易事哉天命难谌斯民难
 保治中有乱 安中
有危可不谨哉谨之之道如何安
 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此谨之之道也止谓心所安
 处不愧屋漏不欺暗室戒谨不睹 (第 16a 页)
 身则怨不复而主王姬狩于禚会伐卫同围郕纳子
 纠故圣人详加讥贬以著其忘亲之罪今易世矣而
 桓公始合诸侯 安中
国攘夷狄尊天子乃欲修怨怒
 邻而危其宗社可谓孝乎故长勺之役专以责鲁而 (第 6b 页)